黔西南州小型经营性场所 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试行)1-3章

2019年12月16日 15:40:29智慧用电_电气火灾监控系统3620

黔西南州小型经营性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预防和减少小型经营场所建筑火灾,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降低火灾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贵州省消防条例》、《小型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规范》(DB52/T8002013)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结合黔西南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对黔西南州行政区域内小型经营性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指导小型经营性场所规范消防安全管理,安全疏散布局,内部防火分隔,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设置。

第三条 本办法中小型经营性场所是指向公众开放的下列场所(以下不含本数):

(一)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且设置在住宅建筑商业服务网点内的经营性场所;

(二)设置在非住宅建筑物首层、二层、三层且总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便利店、商店、营业厅、多功能厅等经营性场所;

(三)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饭店、餐馆等经营性餐饮场所;

(四)设置在建筑物首层、二层、三层且总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的洗浴、足疗、美容美发美体、酒吧、茶社、棋牌室、咖啡厅、健身俱乐部、休闲吧、电子或非电子游戏游乐室、音乐茶座等小型公共娱乐场所

(五)设置在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的民用建筑内,客房数在30间或床位数在60 张以下的小型旅馆、小型时尚宾馆、公寓式出租屋等非住宅类住宿场所。

本标准不适用于文物古建筑等耐火等级低于二级的传统建筑,以及在船舶或者水上漂浮物上开设的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场所。

第四条 本办法范围内建筑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的商店、宾馆、餐饮场所不纳入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行政许可办理范围。

第五条 历史建筑改造为小型经营性场所时应遵守历史建筑保护和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  基础消防设施

第六条 小型经营场所聚集(行政村、社区内达到50家以上)的地区,应当按照标准设置市政消火栓或室外消火栓。 

备消防给水管网条件的乡镇、村寨应当设置室外消火栓。已有给水管网但未配置消火栓的乡镇、村寨,乡村改造时应统一配置室外消火栓。

不具备消防给水管网条件的,应当设置天然水源取水设施或消防水池,确保消防用水;宜设置高位消防水池,消防水池的容量不宜小于144立方米,高位消防水池距消火栓净高度不宜低于20米,不应低于10米。

第七条 小型经营场所相对集中的区域,应采取开辟消防通道、提高建筑耐火等级、改造给水管网、增设消防水源、安装智慧消防设备、搭建智慧消防监控平台等措施,改善消防安全条件,降低火灾风险。当地政府、街道办应引导、帮助经营户建立区域微型消防站,配备手抬机动泵、消防拉梯、消防水带、灭火防护服等必要消防装备。

   

第三章  消防安全技术措施

第八条 小型经营性场所的耐火等级与防火分隔

(一)建筑主体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不应设在厂房、仓库内以及易燃、可燃材料的生产加工、储存、经营的建筑内;不宜设在砖木或木质结构建筑内

设置确有困难时,可以采用砖木或木结构建筑,但建筑层数不应超过2层且每层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50㎡。

(二)小型经营性场所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住宅等其他场所完全分隔,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与住宅分别设置。

(三)小型经营性场所内不得采用金属夹芯板材作为建筑材料,建筑构件或装修材料;

(四)厨房与建筑内的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墙上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

(五)小旅馆、小宾馆和公寓式出租屋各房间隔墙和与疏散通道的隔墙应采用不燃烧实体墙,且墙体应从地面基层修砌至梁、楼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层,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 h

(六)小型经营性场所与疏散楼梯间之间,除疏散门外,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分隔。

(七)小型经营性场所内设置的封闭楼梯间、敞开楼梯间、室外楼梯的楼梯间隔墙、室外楼梯贴邻的外墙、楼梯的建造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

第九条 小型经营性场所的安全疏散与救援设施

(一)以下小型经营性场所应至少设置2个安全或疏散出口,且相邻两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应大于5米:

1.总面积超过 50 ㎡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游戏类场所及内部超过50㎡的单间包房;

2. 具有老年人、儿童或婴幼儿活动、游乐和洗浴等功能,且面积超过120 m2的;

3.最不利点至最近安全或疏散出口距离超过22米的;

(二)四层及四层以上公寓式出租屋建筑的耐火等级不能低于二级且应至少设置两部疏散楼梯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以仅设置一部疏散楼梯:

1.五层及五层以下的开敞外廊建筑且最远点房间门至疏散楼梯距离不超过9m

2.五层及五层以下的村民(居民)自建建筑,其公共走道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在远离楼梯间一侧的阳台、窗台或各房间内配置有逃生软梯、逃生绳、缓降器、钢爬梯、逃生面罩等逃生设施。

四层及四层以上公寓式出租屋建筑的疏散楼梯间应通向屋面并保持畅通。

(三)小型经营性场所疏散通道、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当场所内设置有两个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时,每个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低于0.9米;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低于1米;

2.当场所只设置有一个安全出口时,安全出口净宽度不应低于1.4米;当最大停留人数不超过30人时,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净宽度不应低于1.1米,超过30人时,不应低于1.4米;

3.场所内设置的客房和包房等房间疏散门净宽不应低于0.9米。

(四)小型经营性场所内设置夹层应符合以下规定:

1.当夹层高度大于2.2m时,夹层应视为自然楼层,应将夹层纳入小型经营性场所整体层数计算,并按照本规定和其它消防技术规范采取防火分隔措施、设置疏散楼梯、安全出口和消防设施等。

2.严禁在临时夹层内设置生产车间、公共娱乐场所营业用房,低于2.2m的夹层内不得设置小旅馆、小宾馆和公寓式出租屋客房。夹层内部应使用不燃材料装修,且夹层的楼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或经过防火处理的钢板。  

3.生产、储存和经营可燃物品的小型经营性场所、小型餐饮场所内不应设置有人员居住的夹层,其它小型经营性场所设置住人夹层的,住人夹层的建筑面积应小于15 ㎡,且应有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或有直接对外的尺寸不小于0.8m×1.0逃生、救援出口,并配置逃生绳、软梯等有效的逃生设施;

4.疏散楼梯内一律不得设置夹层,夹层紧邻疏散楼梯的,与疏散楼梯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防火隔墙。

5.夹层内的消防设施应和建筑自然楼层内的消防设施应保持一致,夹层不应出现火灾报警、灭火、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的盲区。

第十条 小型经营性场所的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

(一)设置在非村民、居民自建房内的小型经营性场所,内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防排烟设施等消防设施的设置和安装,应按照场所所在建筑的高度、面积、体积及使用性质等,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确定;其中小型歌舞娱乐放映游艺游戏类场所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二)村民、居民自建房内开设经营的小型歌舞娱乐放映游艺游戏类场所,小旅馆、小宾馆和公寓式出租屋,当场所所在主体建筑高度超过15m或建筑总体积大于5000 m3的,场所内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

(三)村民、居民自建房内开设经营的小型经营性场所,当主体建筑高度不超过15m且总体积小于5000 m3时,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设置消防卷盘

1.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小旅馆,小宾馆和公寓式出租屋;

2.歌舞娱乐放映游艺游戏类场所总面积超过100 m2的;

3.具有老年人、儿童或婴幼儿活动、游乐和洗浴等功能,且面积超过120 m2的;

4.其它单个小型经营性场所总面积超过200 m2的;

消防卷盘水源可由市政管网或屋顶水箱供给,水箱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1m3,消防卷盘的安装位置应能确保其充实水柱可以达到场所的任何位置,且不影响疏散楼梯防火门的关闭。

(四)村民、居民自建房内开设经营的小型经营性场所,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含独立式火灾报警器)。

1.场所所在主体建筑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建筑高度超过24m,或建筑高度小于24米,但任一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 m2,或总建筑面积超过3000 m2

2.小型歌舞娱乐放映游艺游戏类场所,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公寓式出租屋在四层或四层以上,或床位数在20张以上时,应设置独立式火灾报警器,有条件的,宜设置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餐饮场所的厨房,应设置独立式火灾报警器。

(五)下列村民、居民自建房内开设经营的小型经营性场所,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含局部应用系统和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场所所在主体建筑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建筑高度超过24 m,任一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 m2或总建筑面积超过3000 m2

2.公寓式出租屋有四层或四层以上,或床位数在30张以上时,应设置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供水水源可为室内消防竖管或自来水管网,宜采用快速响应洒水喷头。

(六)村民、居民自建房内开设经营的小型经营性场所,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设置排烟设施。

1.总建筑面积大于1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

2.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3.建筑内中庭部位;

排烟设施可以采用自然排烟设施或机械排烟设施。

(七)歌舞娱乐放映游艺游戏类场所,小旅馆、小宾馆

和公寓式出租屋,以及建筑面积超过60㎡的小型经营性场所的疏散走道及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

1.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当设置标有“安全出

”字样的灯光疏散标志;

2.疏散通道距地面 1m 以下的墙面上,应当设置带有箭头并标有“安全出口”字样的灯光疏散标志;

3.卡拉OK厅及其包房内,应当设置声音或者视像警

报,保证在火灾发生初期消除各房间的画面、音响并播送火灾警报,引导人员安全疏散。

4.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应增设能保持视

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标志。

(八)歌舞娱乐放映游艺游戏类场所,小旅馆、小宾

馆和公寓式出租屋,以及建筑面积超过60㎡的小型经营性场所的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及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具。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应当设置在墙面的上部、顶棚或出口的顶部,照明供电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

(九)小型经营性场所设置在建筑单层内时,应配置至少2具4kgABC型干粉灭火器,当灭火器最大保护半径超过20米时,应有至少两个设置点,且每个设置点不少于2具4kgABC型干粉灭火器。

小型经营性场所设置在建筑两层或两层以上时,每层应配置至少2具4kgABC型干粉灭火器。

旅馆、宾馆和出租屋类小型经营性场所,每个楼层应配置不少于24kgABC干粉灭火器,且灭火器设置点保护半径不应超过20米。

小型经营性场所内设置厨房的,厨房应单独配置至少2具4kgABC型干粉灭火器。

灭火器应当放置在各层的公共部位及首层出口处,且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放置高度距地面不应超过1.5m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第十一条 小型经营性场所每处配电箱宜安装智慧式安全用电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电流过载、线缆温度、剩余电流等参数。

第十二条 小型经营性场所每间客房、包房和营业厅内均应按照设计容纳人数每人配备手电筒、逃生用口罩或消防自救呼吸器、逃生绳等设施,并应在明显部位张贴疏散示意图;在床头、吧台等位置设置禁止吸烟标志。

第十三条 小型经营性场所的窗户不应设置金属栅栏、防盗网、广告牌等遮挡物,确需设置防盗网时,防盗网和窗户应从内部易于开启,且逃生口净高度和净宽度分别不应小于1.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

第十四条 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保护措施;电器设备和控制器不应安装在可燃材料上;明敷的电气线路应穿阻燃硬质PVC管或金属管保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p@gdliontech.cn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gdliontech.cn/blog/post/611.html

相关文章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安装施工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安装施工

  1、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安装规范  1.1、安装方式:  (1)壁挂式安装:将螺丝固定于墙体或柜体,再将产品挂于螺丝上。  (2)导轨式安装:将产品直接扣入导轨。  (3)嵌入式安装:在固定的配电箱(柜),选择合适的地方开一个与开孔尺寸大小一致的安装孔。将产品直接嵌入安装孔中。  1.2、电源供电...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设计思路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设计思路  地铁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主要动脉是其他交通工具所不能替代的,同时地铁具有许多不可比拟的优势和较高的安全性。在为地铁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需要从火灾的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控制隐患,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一、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总体思路  在地铁建设中...

社区居民如何确保消防安全?

社区居民如何确保消防安全?

  社区居民如何确保消防安全?  作为单位场所、居民小区和个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消防安全呢?  祛火源。据统计,火源主要来自于动火作业和电气原因。因此,易燃易爆及公众聚集场所要规范明火使用,严格动火作业审批,及时清除遗留火种,划定烟花爆竹禁放区域和禁绝明火散发区域;规范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使用,...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关系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关系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又名“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或“电气火灾报警系统”,是一种火灾预防的手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也是一种火灾预防的手段,那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是一样的吗?有区别吗?  特点在于漏电监控方面属于先期预报警系统,作用与火灾发生后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减少损失不同...

剩余电流互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区别

剩余电流互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区别

剩余电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区别  剩余电流、电压、温度传感器的区别  一、剩余电流互感器,保护动作整定电流可以从mA级到A级,有相当高的动作灵敏性。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相同,都是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但使用范围、安装等要求却有所不同。  剩余电流互感器是剩余电流监控探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1、基...

新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探讨

  新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探讨  结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际工程,对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 统设计规范》与GB 50116—1998版本的不同之处展开论述,并进行了简要的对比分析,以期为电气工程师提供参考。  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火灾约4万起,死亡 2 000多人,伤残3...

《磐安县推广使用智慧式用电安全管理系统的实施方案》

《磐安县推广使用智慧式用电安全管理系统的实施方案》

  《磐安县推广使用智慧式用电安全管理系统的实施方案》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2016〕 7 号)文件精神,结合金华市安委办《关于推广使用智慧式用电安全管理系统的通知》(金安办〔2015〕 41...

旧馆镇电气火灾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召开

旧馆镇电气火灾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召开

  旧馆镇电气火灾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召开  近日,旧馆镇安监中心联合镇派出所召开“电气火灾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包括网吧、KTV、旅馆、浴室等26家公众聚集场所。  会议主要议题是贯彻《湖州市电气火灾防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浔区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

山东圣城街道结合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全面推开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

山东圣城街道结合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全面推开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

  山东圣城街道结合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全面推开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开展电气火灾综合治理会议精神及省、市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指示精神,圣城街道加快推进“智慧安监”、“智慧消防”建设,结合各企业实际,在全街道推广使用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继KTV...

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政策文件

  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政策文件汇总  智慧用电安全管理系统是指通过物联网技术对电气引发火灾的主要因素(导线温度、电流和漏电电流)进行不间断的数据跟踪与统计分析,实时发现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即时向用电单位管理人员发送预警信息,指导用电单位开展治理,达到消除潜在安全隐患的管理系...

智慧电气火灾云监控系统

智慧电气火灾云监控系统

  “智慧电气火灾云监控系统”平台是以消防规范要求的电气火灾报警系统为基础,将传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升级为在线监控云平台,并结合目前电力行业的用户痛点,将电力资源分配及供电质量监管等融入平台,同时该平台加入消防设备在线监测、城市管廊管理及危险气体在线监测等功能,平台升级为专业的智慧安防云平台,并且该平...

江苏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全省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

江苏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全省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安委明电〔2017〕3号)部署要求,经省政府同意,从7月份起至10月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

如何正确的选择智慧用电安全管理服务系统?

如何正确的选择智慧用电安全管理服务系统?

  如何正确的选择智慧用电安全管理服务系统?  现今,国家大力推广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将电气安全防范列为未来三年生产安全的重要内容。市面上,有很多家厂商生产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各家有各家的特点和长处,不能明确的说孰优孰劣,而且,这款系统还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现在还无法准确预...

山西运城召开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推进会

山西运城召开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推进会

  山西运城召开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推进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8.1”会议精神及“9.15”省政府“13710”政务督办工作任务。9月21日,运城市政府组织召开此次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推进会议,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郭尚礼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及13个县(...

潍坊市政府安委会下发专门《通知》深入推进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

潍坊市政府安委会下发专门《通知》深入推进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

  潍坊市政府安委会下发专门《通知》深入推进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为有效遏制电气火灾多发、高发势头,潍坊市政府安委会继七月份制定下发《全市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之后,再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潍安字〔2017〕30号),要求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进一步做好电气火灾综...

了解一下产品方案?

你们是怎么合作的呢?

关于方案及设备选型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