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技术规范》(GB/T40773-2021)【全文附PDF版下载】

力安科技2年前 (2023-01-04)支持与服务10745

image.png

目  次

前言  …………………………………………………………………………………………………………Ⅲ

范围 1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系统构成和要求 2 …………………………………………………………………………………………4 

功能要求 2 …………………………………………………………………………………………………5 

性能要求 5 …………………………………………………………………………………………………6 

安全防护要求 6 ……………………………………………………………………………………………7 

电源及环境要求 6 …………………………………………………………………………………………8 

试验方法 7 …………………………………………………………………………………………………9 

附录A(资料性)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1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华东分部、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纪陵、田小锋、王永福、杜奇伟、周斌、蒋衍君、刘文彪、左建勋、陆天健、张喜铭、窦仁晖、李劲松、潘勇伟、姚楠、杨松、尹军、胡春潮、郑永康、王周虹、任群、江智洲。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的构成、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防护、电源、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的设计、制造、建设、试验及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887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30155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GB/T33602 电力系统通用服务协议

GB/T36572 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DL/T283.1 电力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 第1部分:技术要求

DL/T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IEC60870

5101网络访问

DL/T860(所有部分)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1403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DL/T5149 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规程

GA/T36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2887、GB/T30155、DL/T283.1、DL/T1403、GA/T36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for auxiliary facilities in substation

通过系统集成和信息共享,实现对变电站内消防、安全警卫、电源监测、环境监测、照明控制及视频监控等辅助设施的信息采集、分析、监视、操作和可视化展示的综合监控系统。

4 系统构成和要求

4.1 系统构成

4.1.1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由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主机(以下简称监控主机)、网络设备、信息安全

防护设备及协议转换单元(可选)等构成,实现对变电站内辅助设施运行的综合监视、管理等功能,并可

与上级系统以及变电站监控系统之间进行通信,其结构示意图参见附录A。

4.1.2 变电站内辅助设施宜包括消防、安全警卫、电源监测、环境监测、照明控制及视频监控等设施。

4.1.3 监控主机宜采用以太网方式接入各辅助设施的信息,当辅助设施不支持以太网接口,应采用协

议转换单元转成以太网接入。

4.1.4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网络拓扑宜采用以太网星型网络结构。

4.1.5 网络设备应包括网络交换机、通信电缆、光纤等设备,为变电站设备提供站内通信服务。

4.1.6 信息安全防护设备应包括防火墙、正向隔离装置、反向隔离装置等。

4.1.7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和变电站监控系统之间应采用信息安全防护设备实现安全隔离。

4.1.8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与上级系统应采用电力内部专网进行互联。变电站视频监控上送至

上级视频监控平台。

4.2 硬件要求

4.2.1 监控主机宜支持双电源供电。

4.2.2 监控主机和协议转换单元应具备运行、告警指示灯。

4.2.3 监控主机应具备≥2个RJ45网络接口。

4.2.4 监控主机的通信接口、存储容量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展。

4.2.5 应采用工业级网络交换机作为网络连接设备,通信介质应采用超五类屏蔽双绞线,也可采用

光纤。

4.2.6 协议转换单元宜采用嵌入式装置。

4.2.7 协议转换单元应采用无风扇硬件设计。

4.3 软件要求

4.3.1 应采用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统。

4.3.2 数据库应为各应用组件提供一致的读写接口。

4.3.3 应用软件应包括数据库管理、网络通信管理、图形管理等模块。

5 功能要求

5.1 信息接入

5.1.1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应接入变电站内消防、安全警卫、电源监测、环境监测、照明控制及视

频监控等辅助设施的信息。

5.1.2 监控主机与消防、安全警卫、电源监测、环境监测、照明控制等辅助设施之间的通信规约宜符合

DL/T860(所有部分)的相关要求。

5.1.3 监控主机与视频监控系统的通信规约应符合DL/T283.1的相关要求。

5.1.4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接入的信息应包括如下内容。

a) 消防信息:

1) 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的火灾告警信息;

2) 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设备的运行工况信息;

3) 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设备的故障告警信息;

4) 消防水箱/水泵、排烟风机、喷淋/气体灭火等消防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

b) 安全警卫信息:

1) 门禁开关状态和刷卡信息;

2) 电子围栏报警信息;

3) 电子围栏主机状态信息;

4) 红外对射设备告警信息。

c) 电源监测信息:

1) 交流电源的状态信息、量测值和告警信息;

2) 直流电源的状态信息、量测值和告警信息;

3) 通信电源的状态信息、量测值和告警信息;

4) 逆变电源的状态信息、量测值和告警信息;

5) 绿色电源的状态信息、量测值和告警信息。

d) 环境监测信息:

1) 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告警信息;

2) 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备的运行工况信息;

3) 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测量值;

4) SF 6 告警信息;

5) SF 6 设备的运行工况信息;

6) SF 6 浓度测量值;

7) 水浸告警信息;

8) 水浸设备的运行工况信息;

9) 风速传感器设备的风速告警、风速值、风速等级;

10) 空调的开关状态、出风大小、运行状态、温度值、湿度值;

11) 风机运行状态、故障状态;

12) 水泵运行状态、故障状态。

e) 照明控制信息:

1) 声光/人体感应器、灯光控制器的运行工况信息;

2) 灯光设备的开合状态信息。

f) 视频信息:

1) 实时视频流数据;

2) 录像数据;

3) 语音对话;

4) 视频系统检测出的告警信息;

5) 视频设备自身的运行工况信息。

5.2 告警处理

告警处理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支持告警信息分级、分区处理及展示功能;

b) 应支持告警级别的设置;

c) 应支持对告警信息的人工抑制功能;

d) 告警发生时应立即推出告警条文,并伴以声、光提示,也可打印输出;

e) 告警信息应带有详细的时标信息,时标应精确到秒级,报警信息不得丢失和误报;

f) 应支持远程解除警报功能。

5.3 站内操作

站内操作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支持对安全警卫设备告警功能的布(撤)防操作;

b) 应支持对摄像机的云镜控制和预置位调用;

c) 应支持对门禁、照明控制、风机、水泵、采暖、空调等辅助设施的站内操作。

5.4 智能联动

智能联动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操作监视联动应支持设备操作时,联动展示对应设备的视频画面。

b) 消防联动应支持火灾报警时实现以下联动功能:

1) 开启门禁;

2) 联动相应的灯光照明,调用摄像机预置位。

c) 安全警卫联动应支持电子围栏、红外双鉴等设备入侵报警时实现以下联动功能:

1) 联动相应的灯光照明;

2) 联动视频,调用预置位,视频转至报警位置等。

d) 环境联动应支持以下联动功能:

1) 水浸报警时联动水泵启动排水;

2) SF 6 气体浓度越限时联动风机排风。

5.5 可视化展示

可视化展示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支持以平面图、列表等多种画面方式展示辅助设施的运行状态、数据信息、告警提示等;

b) 应支持以曲线、棒图、饼图等方式展示模拟量数据;

c) 应支持以多画面的方式展示实时视频;

d) 应支持对实时视频的本地录像和抓图功能;

e) 应支持视频轮巡显示功能;

f) 应支持警灯、警笛威慑警示功能的实时画面展示;

g) 应支持存储告警产生的事件、抓图、视频等信息;

h) 应支持对系统运行日志查看及运行工况的展示。

5.6 历史数据查询

历史数据查询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支持按时间、设备等组合查询条件对历史记录数据进行综合查询及展示;

b) 应支持以曲线方式展示查询的采集模拟量数据;

c) 应支持以事件为线索检索和回放联动的视频录像,回放过程中支持播放、暂停、停止、快放、慢

放、拖放、抓拍等操作功能。

5.7 报表管理

报表管理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支持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以及自定义格式报表等多种形式报表的定义和展示;

b) 应支持对所定义报表的调用、显示、输出及打印等功能。

5.8 系统配置管理

系统配置管理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支持对用户及权限设置和管理;

b) 应支持对辅助设施的接入管理;

c) 应支持对辅助设施配置参数管理;

d) 应支持对接入信息的建模管理;

e) 应支持对告警信息的配置管理;

f) 应支持对联动关系配置及展示管理;

g) 应支持对矢量图形绘制及管理;

h) 应支持对数据采集周期设置。

5.9 接口信息传输

5.9.1 与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接口信息传输接口信息传输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支持从变电站监控系统接收一次设备状态变位、保护动作和异常告警等信息;

b) 应支持向变电站监控系统发送辅助设施运行工况和重要告警等信息;

c) 与变电站监控系统的通信接口规约宜符合GB/T33602或DL/T860(所有部分)的相关要求。

5.9.2 与上级系统的接口信息传输接口信息传输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支持向上级系统发送变电站内辅助设施信息;

b) 应支持从上级系统接收变电站内辅助设施的操作及信息查询等命令;

c) 与上级系统的通信接口规约宜符合GB/T33602或DL/T634.5104相关要求。

5.9.3 与视频监控平台的接口信息传输接口信息传输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支持向视频监控平台发送实时视频和历史视频数据;

b) 应支持从视频监控平台接收云镜控制命令等;

c) 与视频监控平台的通信接口规约应符合DL/T283.1的相关要求。

6 性能要求

6.1 系统性能指标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应满足如下性能要求:

a) 接收到联动事件至发送联动动作请求的处理时间差≤3s;

b) 接收到告警及实时信息至发送给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处理时间差≤3s;

c) 接收到告警及实时信息至发送给上级系统的处理时间差≤3s;

d) 视频画面显示与实际事件发生时间差≤3s;

e) 同屏同时监视≥16路视频;

f) 视频画面切换响应时间≤3s;

g) 视频监控子系统的数据传输至监控主机网络传输时延≤1s;

h) 系统对时误差≤1s;

i) 监控及日志数据存储时间宜不小于1年;

j) CPU平均负荷率:正常时(任意30min内)≤30%,电力系统故障时(10s内)≤50%;

k) 网络平均负荷率:正常时(任意30min内)≤20%,电力系统故障时(10s内)≤40%;

l) 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30000h。

6.2 抗干扰能力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在电磁干扰情况下,应能保证正常工作。监控主机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应与表1符合,在进行电磁兼容性试验后监控主机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功能正常、性能不下降。

表1 电磁兼容性要求

image.png

7 安全防护要求

7.1 系统在设计时应考虑安全防护的要求,采取的措施应符合GB/T36572的相关规定。

7.2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应采用满足安全可靠要求的软件和硬件,应封闭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的空闲网络端口和其他无用端口。

7.3 监控主机应支持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感知、记录与传输。

7.4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与变电站监控系统之间应根据安全分区严格进行边界隔离。

7.5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与上级系统之间应采用电力内部专网进行互联。与其他安全等级低的信息系统之间以网络方式互联时,应采用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专业、可靠的安全隔离设备,不得直接

相连。

7.6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对远方控制操作应提供充分必要的安全措施。

8 电源及环境要求

8.1 电源要求

电源应满足以下要求。

a) 交流电源:

1) 应使用站内不间断电源供电;

2) 交流电源电压为单相220V,电压允许偏差-20%~+15%;

3) 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允许偏差±5%;

4) 交流电源波形为正弦波,谐波含量小于5%。

b) 直流电源:

1) 直流电源电压为110V或220V,允许偏差为-20%~+15%;

2) 直流电源电压纹波系数小于5%。

8.2 环境要求

环境要求如下。

a) 环境温度和湿度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b) 大气压力:试验大气压力:86kPa~106kPa;正常工作大气压力:80kPa~106kPa。

c) 设备的贮存、运输极限的环境温度-25℃~+70℃,相对湿度不大于85%。

d) 设备使用地点应无爆炸危险,无腐蚀性气体及导电尘埃、无严重霉菌、无剧烈振动源,不准许有超过发电厂、变电站正常运行范围内可能遇到的电磁场存在。应有防御雨、雪、风、沙、尘埃及防静电措施。

表2 工作场所环境温度和湿度分级

image.png

8.3 防雷与接地

8.3.1 防雷与接地要求

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DL/T5149的相关要求。

8.3.2 防雷措施

系统的防雷措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系统应设有防雷和防止过电压的保护措施;

b) 在各种装置的交、直流输入处应设电源防雷器。

8.3.3 接地措施

系统的接地措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系统信号电缆遵循“一点接地”原则,接地线连接于变电站的主接地网的一个点上;

b) 系统的机箱、机柜、打印机外设等设备均应可靠接地。

9 试验方法

9.1 试验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正常试验大气条件应不超过下列范围:

a) 环境温度:15℃~35℃;

b) 相对湿度:45%~75%;

c)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9.2 功能试验

9.2.1 试验系统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试验环境应包括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时间同步装置、网络性能测试仪、网络报文记录及分析装置、防火墙、变电站监控系统、主站系统及各辅助设施子系统模拟装置。试验系统网络拓扑参见图1,通过各辅助设施子系统上送辅助子系统信息,查看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数据接入是否正确;通过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与主站系统、变电站监控系统之间数据接口测试,查看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与外部系统数据接口是否遵循规约,数据内容是否正确。

image.png

9.2.2 信息接入试验

9.2.2.1 宜采用模拟系统发送消防、安全警卫、电源监测、环境监测、照明控制及视频监控等辅助设施信息。

9.2.2.2 应通过DL/T860(所有部分)传输规约测试系统设置周期性上送、数据变化上送、品质变化上送及总召时间,查看设置是否生效。

9.2.2.3 应通过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检查接入的消防、安全警卫、电源监测、环境监测、照明控制和视频监控等信息是否正确和完备。

9.2.3 告警处理试验

9.2.3.1 模拟各辅助设施子系统上送告警信息至辅助设施监控系统。

9.2.3.2 通过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的告警窗口,查看告警信息分级、分区处理及展示功能是否正确和完备。

9.2.3.3 通过告警窗口,查看告警级别设置、告警人工抑制设置功能是否正确。

9.2.3.4 通过告警窗口,查看告警发生时是否及时推出告警条文,是否具备声、光提示功能。

9.2.3.5 通过告警窗口,查看告警信息的时标是否准确,报警信息是否丢失和误报。

9.2.3.6 查看是否具备远程解除警报功能。

9.2.4 站内操作试验

9.2.4.1 通过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的操作控制界面,对站内操作进行试验。

9.2.4.2 选择被操作设备,包括安全警卫设备、摄像机云镜、门禁、风机等辅助设施。

9.2.4.3 在操作界面,查看是否具备操作员用户名和口令验证功能,验证通过后可下发操作控制命令。

9.2.4.4 查看所有操作是否有记录,包括操作人、操作对象、操作内容、操作时间、操作结果等,可供调阅和打印。

9.2.5 智能联动试验

9.2.5.1 在系统中对设备进行操作时,通过视频画面,实时跟踪操作过程中设备的状态。

9.2.5.2 模拟触发消防火灾报警信号,查看对应区域内的门禁和灯光照明是否打开,视频画面是否切换至火灾报警区域。

9.2.5.3 模拟触发电子围栏、红外双鉴等入侵报警信号,查看对应区域内的灯光照明是否打开,视频画面是否切换至入侵报警区域。

9.2.5.4 模拟触发水浸告警信号,查看告警区域的水泵是否启动排水。

9.2.5.5 模拟触发SF 6 气体浓度越限告警信号,查看告警区域的风机是否启动排风。

9.2.6 可视化展示试验

9.2.6.1 采用曲线、棒图、表格等方式对辅助设施的数据和运行状态进行展示,并检查图表数据是否正确。

9.2.6.2 以曲线、棒图、饼图等方式展示模拟量数据,并检查图形数据是否正确。

9.2.6.3 以多画面的方式展示实时视频,并检查视频画面是否清晰。

9.2.6.4 支持实时视频的本地录像和抓图功能,并检查录像和抓图存放文件是否完整。

9.2.6.5 支持视频轮巡显示功能,并检查视频轮巡画面是否清晰。

9.2.6.6 具备在实时画面中展示警灯、警笛威慑警示功能。

9.2.6.7 支持存储告警产生的事件、抓图、视频等信息,并检查信息是否正确和完备。

9.2.6.8 支持运行日志和工况的展示,并检查运行日志和工况是否正确。

9.2.7 历史数据查询试验

9.2.7.1 支持通过时间段、设备类型等筛选方式进行历史数据查询,并检查查询结果是否正确。

9.2.7.2 支持以曲线方式展示查询的采集模拟量数据,并检查绘制的曲线是否正确。

9.2.7.3 支持以事件为线索检索和回放联动的视频录像,并检查视频录像是否清晰,回放过程是否支持播放、暂停、停止、快放、慢放、拖放、抓拍等操作功能。

9.2.8 报表管理试验

9.2.8.1 支持日报、周报、月报等多种形式报表的定义和展示,并检查报表数据是否正确。

9.2.8.2 查看报表调用、显示、输出及打印等功能是否完备。

9.2.9 系统配置试验

9.2.9.1 查看用户及权限设置和管理功能是否正确和完备。

9.2.9.2 查看辅助设施的接入管理功能是否正确和完备。

9.2.9.3 查看辅助设施配置参数管理功能是否正确和完备。

9.2.9.4 查看接入信息的建模管理功能是否正确和完备。

9.2.9.5 查看告警信息的配置管理功能是否正确和完备。

9.2.9.6 查看联动关系配置及展示管理功能是否正确和完备。

9.2.9.7 查看矢量图形绘制及管理功能是否正确和完备。

9.2.9.8 查看数据采集周期设置功能是否正确和完备。

9.2.10 接口信息传输试验

9.2.10.1 搭建变电站监控系统、上级主站系统以及视频监控平台。

9.2.10.2 变电站监控系统向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模拟发送一次设备状态变位、保护动作和异常告警等信息。

9.2.10.3 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向变电站监控系统模拟发送辅助设施运行工况和重要告警等信息。

9.2.10.4 检查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和变电站监控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正确性,检查接口规约是否遵循

GB/T33602或DL/T860(所有部分)的相关技术要求。

9.2.10.5 上级主站系统向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模拟下发操作及信息查询等命令。

9.2.10.6 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向上级主站系统模拟上送辅助设施信息。

9.2.10.7 检查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和上级主站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正确性,检查接口规约是否遵循GB/T33602或DL/T634.5104的相关要求。

9.2.10.8 视频监控平台向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模拟下发云镜控制命令。

9.2.10.9 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向视频监控平台模拟上送实时视频和历史视频数据。

9.2.10.10 检查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和视频监控平台之间数据传输的正确性,检查接口规约是否遵循

DL/T283.1的相关要求。

9.3 性能试验

9.3.1 系统性能指标试验

9.3.1.1 模拟辅助设施子系统向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上送联动事件,查看发送联动动作报文时标与接收联动事件报文时标的时间差。

9.3.1.2 模拟辅助设施子系统向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发送告警及实时信息,系统产生告警事件报告,查看告警事件报告时标与告警及实时信息报文时标的时间差。

9.3.1.3 模拟辅助设施子系统向辅助设施监控系统发送告警及实时信息,处理后上送至上级系统,查看上送上级系统报文时标与告警及实时信息报文时标的时间差。

9.3.1.4 模拟辅助设施异常事件,触发联动视频摄像头,查看视频帧报文时标与事件SOE报文时标的时间差。

9.3.1.5 通过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的视频监视画面,查看是否同时支持显示16路视频。

9.3.1.6 通过辅助设施监控系统进行视频画面切换,查看切换时间差。

9.3.1.7 查看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中视频画面报文时标与视频监控子系统同一视频画面报文时标的时间差。

9.3.1.8 通过时间同步装置,监测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主机的对时偏差。

9.3.1.9 系统稳定运行一段时间,根据日志数据存储占用空间同比例折算,查看日志数据存储时长。

9.3.1.10 CPU平均负荷率,正常时(任意30min内)≤30%,电力系统故障时(10s内)≤50%的试验方法如下:

a) 系统正常运行时,任意选择某个30min的时间段,查看辅助设施监控系统CPU平均负荷;

b) 模拟系统发生事故时的工况条件,设置背景数据流量占比50%,实际应用数据流量占比30%,查看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任意10s内CPU的平均负荷。

9.3.1.11 网络平均负荷率,正常时(任意30min内)≤20%,电力系统故障时(10s内)≤40%的试验方法如下:

a) 系统正常运行时,任意选择某个30min的时间段,采用网络性能测试仪监测网络的平均负荷率;

b) 模拟系统发生事故时的工况条件,设置背景数据流量占比50%,实际应用数据流量占比30%,采用网络性能测试仪监测网络的平均负荷率。

9.3.2 抗干扰能力试验

9.3.2.1 按GB/T17626.2的规定和方法进行静电放电试验,在静电干扰过程中,查看被测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试验要求。

9.3.2.2 按GB/T17626.5的规定和方法进行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在浪涌干扰过程中,查看被测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试验要求。

9.3.2.3 按GB/T17626.6的规定和方法进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在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过程中,查看被测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试验要求。

9.3.2.4 按GB/T17626.8的规定和方法进行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在工频磁场干扰过程中,查看被测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试验要求。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技术规范》(GB/T40773-2021)【全文附PDF版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PplVYEwL7JKOnOgpSPVg?pwd=z7nc 提取码: z7nc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xp@gdliontech.cn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gdliontech.cn/support/783.html

相关文章

消控室远程集中监控系统(消防中控室能否实现远程值守)

消控室远程集中监控系统(消防中控室能否实现远程值守)

概述随着信息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智慧消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成为保障公共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消控室远程集中监控系统是智慧消防的核心应用之一,它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多个消控室的远程监控与管理,从而提升了消防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该系统不仅能够实时监测各消控室的工作状态,还能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迅速响应,有效防止火灾等灾害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组成消控室远程集中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远程监控中心:作为系统的指挥中枢,负责收集、分析来自各...

智慧消防3d可视化系统(消防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

智慧消防3d可视化系统(消防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

概述智慧消防3D可视化系统是一种利用3D建模、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对消防设备和设施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的现代化消防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三维模型将传感器终端传送的报警信息与实际位置相对应,使相关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全面了解火灾现场的建筑物结构和细节,从而做出正确的反应。智慧消防3D可视化系统不仅提升了消防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还为构建安全、高效的消防管理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组成智慧消防3D可视化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3D建模与可视化引擎:3D建模:利用专业的3D建模软件,对校...

“广东119”-基于5G+智慧消防可视化报警服务平台

“广东119”-基于5G+智慧消防可视化报警服务平台

  01.打破传统思维 实现科技强消  一提到消防报警,人们就想到拨打“119”,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在“5G、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词汇高频出现的今天,在向科学技术要生产力达成全民共识的今天,我们能否将这些高科技应用于消防应急救援的报警呢?我们通过前期的调研发现,电话沟通基本是当前的报警救援的唯一途径。可视化报警服务平台就是要打破这种传统思维,探索利用移动互联网及时准确传递报警信息以解决这一“世界难题”。它可以使119指挥中心得到更多事故现场有关的数据,通过对警情大数据的分...

智慧消防物联网平台定制开发(消防物联网平台软件开发)

智慧消防物联网平台定制开发(消防物联网平台软件开发)

概述智慧消防物联网平台定制开发是现代消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高效、智能的消防管理。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消防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消防安全的高要求。智慧消防物联网平台通过集成多种先进技术,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不仅提升了消防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企业带来了持续性的受益。市场现状与挑战目前市场上虽然有许多智慧消防物联网云平台,但普遍存在功能复杂难操作或功能单一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管理好自身的消防物联网设备,必...

智能接处警系统-智能接处警(智能指挥)系统

智能接处警系统-智能接处警(智能指挥)系统

一、专家解密 系统具有“自学能力”  系统由智能接处警系统和智能指挥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智能接处警系统着力提高消防救援队伍及时接警、科学处警、快速反应的能力;智能指挥系统处于消防应急救援体系的中间环节,上连部局和总队,下连各分指挥中心,横向对接有关部门,为重大灾害事故救援、跨区域作战指挥,提供智能化辅助决策支撑。  系统充实完善类型预案力量调度数据库、应急物资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等 7 大类数据库信息 15000 余条。通过整合“智慧城市”“智慧消防”“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等平台资源,将...

仁怀市智慧消防红头文件:《仁怀市“智慧消防”物联网建设工作方案》仁府办函〔2021〕91号

仁怀市智慧消防红头文件:《仁怀市“智慧消防”物联网建设工作方案》仁府办函〔2021〕91号

仁府办函〔2021〕91号仁怀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仁怀市“智慧消防”物联网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信息分类仁府办函生效日期2021-07-15 14:30:00是否有效是文号发布日期2021-07-15 14:30:00发布机构仁怀市人民政府公开形式网站、文件、政府公报公开方式主动公开公开范围面向社会公开程序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公开时限长期公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仁怀市“智慧消防”物联网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工作落实。2021年7月13日...

智慧消防应具备什么功能?(智慧消防功能介绍)

智慧消防应具备什么功能?(智慧消防功能介绍)

  智慧消防应具备什么功能?(智慧消防功能介绍)  “智慧消防”建设的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前端、云端、应用三个方面。前端是通过广域部署的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可燃气体探测器等无线感知设备,结合消防水栓用水量、水压监测,消防水池液位监测功能,构成消防物联网基本单元。同时,以LoRa、NB-IoT、WiFi等无线通讯技术为载体,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将物联网基本单元的位置分布、设备状态、火情监测等数据接入云端和火灾自动报警平台等进行整合分析,最终通过手机APP、电脑网页实时呈现给...

智慧消防维保:消防设施维保行业中维保市场的新机遇

智慧消防维保:消防设施维保行业中维保市场的新机遇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公共建筑、高层住宅数量不断增加,其建筑中按规范设计安装的各类自动消防设施也越来越完备,因而如何保障已安装的自动消防设施及联动控制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是各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重重之重。公安部于2014年5月1日起正式颁布施行《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其中消防设施维保公司正式进入社会大众的视线,这些公司专门承担建筑消防设施维护和保养工作,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消防工作社会化的重要角色和推动力量。  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企业设施安装后的维护和保...

楼宇智慧消防系统(基于智能楼宇建筑的智慧消防解决方案)

楼宇智慧消防系统(基于智能楼宇建筑的智慧消防解决方案)

概述  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一座座拔地而起,大型商场、商业中心与办公写字楼综合运营的建筑比比皆是;综合性楼宇分别由多个单位管理使用,多交由物业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  综合性楼宇办公、餐饮、商超等营业性场所聚集,人员流动量大且成分复杂,易燃物品较多,用电用火频繁,火灾隐患大;因此,保持疏散通道及指示系统、防排烟、防火分隔等消防设施健康,是大型商超、商业中心的消防安全管理重点。  依托力安科技的专家力量和领先技术,力安科技智慧消...

智慧消防整体解决方案(智慧消防设计方案)

智慧消防整体解决方案(智慧消防设计方案)

概述火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也是烹饪美食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火灾同样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据古语所言,“火灾,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强调了预防火灾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预防火灾成为了城市安全建设的关键议题之一。借助传感器、物联网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构建的智慧消防系统,能够显著提升火灾预防的效果,为城市消防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技术原理与架构智慧消防系统融合了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等多种先进技术,通过...

文博古建智慧消防解决方案(文博古建安消一体化解决方案)

文博古建智慧消防解决方案(文博古建安消一体化解决方案)

  针对文博古建存在的木质结构多、耐火等级低、火点多、面积广等问题,力安科技文博古建智慧消防解决方案,针对古建筑内易发的电路老化、破损等现象,通过物联网智能设备对博物馆当前用电回路上的电压、电流、漏电等状态实时在线监测。当发生异常时,系统将联动移动端及客户端实时告警,确保做到对火灾险情的早发现、早报警、早处置,全面提升了文博古建的消防安全管理效率。  围绕可见及不可见两大类场景,力安科技通过多种智能设备应用,支持对目标单位全面可视化覆盖和安消一体化升级。  可见场景下,针对景区常见的抽烟、携带危...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安委办函〔2021〕45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安委办函〔2021〕45号

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试行)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2021年9月  第一章  目录一、重要意义................................................................................. 1二、总体要求..................................................................

消防可燃气体泄漏监测解决方案(可燃气体监控系统解决方案ppt)

消防可燃气体泄漏监测解决方案(可燃气体监控系统解决方案ppt)

应用案例NB-IOT类智能设备作为中国电信智慧家庭产品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小翼管家已经开始全面接入, 其中NB型独立式可燃气体探测器、烟雾报警器已经完成接入。以燃气告警为例,符合触发条件时,燃气探测器告警,同时用户可通过订购的短信语音,实现远程告警提醒,及时排除家中以隐患。...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鼓励推广高压电力用户配电室智能化改造及运维指导意义的通知-京管办发[2021]253号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鼓励推广高压电力用户配电室智能化改造及运维指导意义的通知-京管办发[2021]253号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鼓励推广高压电力用户配电室智能化改造及运维指导意义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企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全面推进高压电力用户配电室智能化改造及运维工作,我们研究制定了《关于鼓励推广高压电力用户配电室进行智能化改造及运维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开展相关工作。关于鼓励推广高压电力用户配电室进行智能化改造及运维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按照2021...

智能配电辅助监控系统解决方案(配电房智能综合监控系统)

智能配电辅助监控系统解决方案(配电房智能综合监控系统)

   1、方案背景  智能配电辅助系统通过各种物联网技术,对变配电室全站主要电气设备、关键设备、周围环境进行全天候状态监视和智能控制,完成环境、视频、空调、照明、SF6、安全防范、门禁、变压器、配电、UPS 等子系统的数据采集和监控,实现“集中管理和智能联动”,使变配电室的运行管理模式走向智能化、自动化道路。  目的  ■ 消除信息孤岛  ■ 整合各类辅助设备系统  ■ 保障配电系统运行安全  2、方案概述  公司的智能配电辅助监控解决方案采用“云边端”一体的技术架构,智能硬件端实...

了解一下产品方案?

你们是怎么合作的呢?

关于方案及设备选型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