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场所、出租屋智慧消防监控平台(东莞市消防救援支队常平大队建设智慧消防技术方案)
一、项目概述
2018年全国共接报火灾23.7万起,亡1407人,伤798人,已统计直接财产损失36.75亿元;其中,发生较大火灾67起,较上年增加2起,重大火灾4起,较上年减少1起,特别重大火灾1起,较上年增加1起,火灾防控形势仍然很严峻。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超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消防重点单位、一般工况企业、九小场所众多,管理体量大,环境复杂、消防安全隐患多。而消防管理工作主要依靠消防民警,通常一个民警要管理上千家单位,管理难以深入到细节,只能抽查部分单位企业,抽查结果纯手工登记,量化到系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效率低下,抽查周期长,无法随时排查消防隐患。如何防患火灾、确保消防安全,成为当今城市治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而“智慧消防”为破解当下的消防安全瓶颈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路径。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的“智慧消防”系统,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加快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火灾防控体系,成为掌握灭火、救灾主动权的关键,同时还为确保消防人员的自身安全构建一道有力的保障措施。
消防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此项目建设将为东莞公共安全产业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为人民生活安居乐业作出积极贡献。同时,智慧消防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智慧消防项目建设,促进公共安全领域智慧化,促进具有鲜明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进程。
1.1项目需求
1.1.1业务需求分析
目前消防工作与信息化融合应用存在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消防隐患动态掌控不到位
近年来,全镇各类火灾隐患存量大、增量多,尤其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十分突出,但应用信息化手段及时采集、实时监测、动态掌控、主动预防的能力不强,工作被动。
二是数据资源共享应用不够全面
消防监管数据与公安、住建、安监等部门业务系统没有互联互通,数据交换、情况通报等工作机制没能有效建立。
三是灭火救援指挥手段不够智能
各级消防指挥中心功能单一,基于信息化手段的数据支撑、专家会商等功能还不够强,直接影响了指挥决策和火灾扑救效果。
四是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一些地方公共消防设施布局不够合理,人工排查安全隐患效率低下,对市政消火栓等损坏、缺失情况不能及时掌握,不能上图标识和可视化监管,运行情况缺乏分析研判。
1.1.2功能需求分析
1.1.2.1提高单位消防自主管理效率
社会单位消防工作随意化,单位消防自主管理缺少信息化应用,急需建立消防工作信息化的标准化流程,强化单位消防巡查等单位主体责任的落实,提高单位消防自主管理能力,解决单位消防管理无人管、不会管的局面。
1.1.2.2加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社会单位法人是第一责任人,但是无法掌控单位内部各级消防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及效率,安全责任无法层层落实。
采用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分析科技手段,让事后追责到提前追责的转变,从而使单位提前实施消防监管干预,将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1.1.2.3转变传统的“人到点”工作模式提升消防监管效率
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实时采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工作信息,在社会单位防火安全预警图上实时显现,使得下属单位的防火工作形式一目了然,实现远程监管、网上监督。
1.2项目目标
1.2.1提高智慧消防安全管理
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发展,实现消防管理工作智能化、可视化、痕迹化,改变传统消防系统消“人到点”的管理模式,通过智慧消防系统的建设将消防数据信息化,统一汇聚至智慧消防平台,将“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应用于传统的消防管理和监督。实现对消防核心系统关键信息的感测、分析、整合,从而对消防业务活动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打破各消防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使消防信息资源更有效的实现供需对接。
1.2.2单位接入及自主管理
通过企业/三小场所/出租屋单个接入模块,将单位无线烟感前端感知设备的报警信息及运行状态信息,传输至智慧消防平台以及单位消防责任人手机上,通过平台或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掌握单位消防设施状况。实现多维管理模式,提升监管效率。
1.3建设原则
结合当前技术发展状况及趋势,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经济性
充分利用成熟先进技术,以云计算和分布式技术为整体架构基础,保证整体系统的高性价比;软件符合管理需要,界面友好、易维护,整个系统易用、实用。
可靠性
系统最大限度集成国内先进的技术及组件,采用成熟技术以降低系统的不稳定因素;对系统中的硬件、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部分建设尽可能详尽的故障处理方案,以保证系统的快速恢复性;系统采用容错技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先进性
在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先进性也至关重要,系统的网络平台、硬件平台、系统软件平台技术代表了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方向,并经实践证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符合当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潮流。
安全性
系统需具有防计算机病毒的能力,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具有密码、日记记录操作动作等,避免出现遭到恶意攻击和数据被非法提取使用的现象,保障系统网络的安全。
可扩展性
在系统软硬件上的建设和选型上,充分考虑其可扩展性,系统结构易于扩充,以适应今后可能出现的更大任务负载。硬件平台具有可升级性,当需要时可以增加新的计算机设备同原有计算机设备一起工作以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保证原有资源的充分利用。
规范性
由于本系统是一个严格的综合性系统,在系统的建设与施工过程中参考各方面的标准与规范,严格遵从各项技术规定,做好系统的标准化建设与施工。一切从实际出发,使智能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效能。
易维护性
采用业内通用的易于维护的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界面友好,安装、使用、维护简单便捷;业务流程清晰,符合常规业务处理习惯;系统数据维护方便,备份及数据恢复快速简单;系统软件配置简单方便,尽量避免复杂的系统配置文件。
1.4建设依据
系统技术依据与规范如下:
《消防控制室规范化管理标准》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职责》
《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
《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制度》
《机构、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GB50440-2007《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GB26875-2011《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系列标准
GB25506-2010《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
GB16806-2006《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GB4717-2005《火灾报警控制器》
GA/T847-2009《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软件通用技术要求》
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6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A/T396-2002《消防业务基础数据元与代码表》
GA/T605-2006《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数据结构》
《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
《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5建设内容
1.5.1前端感知部分
前端感知部分作为系统的“眼晴”,负责获取前端环境的实际情况,通过物联网可靠地传输至平台,进行实时的监管。本次项目主要是建设无线烟感,按照常平镇实际消防需求部署前端设备。
1.5.2平台部分
平台主要是对前端感知设备的管理和收集感知设备回传输的信息,并实现对报警响应、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呈现等功能。本次项目建设一套智慧消防物联网平台。
1.5.3运维中心
建设智慧消防运维中心,主要对系统的日常运维和平台业务处理,保证系统稳定、可靠、持续的发挥能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xp@gdliontech.cn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