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DB11/T527解读
《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DB11/T 527-2021)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于2021年9月24日发布,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替代了2015年版的《变配电安全管理规范》。该规范针对配电室的安全管理提出了系统性要求,以下是其核心内容的解读:
一、适用范围
适用对象:北京市内新建、改建及现有的各类配电室,涵盖电力行业、建筑施工、物业管理、工矿企业等领域。
不适用范围:井下变配电室的安全管理。
二、主要修订与新增内容
标准名称调整
将原“变配电安全管理规范”更名为“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并调整了英文译名,更精准地聚焦配电室场景。
取消强制条款界定
2015年版中部分条款被明确为“强制性”,但2021版取消了强制条款的界定,统一为推荐性标准,强调企业自主责任。
新增智能化管理要求
引入智能运维系统建设要求,需具备远程监控、故障预警等功能(附录B)。
新增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配置要求(附录D),强化火灾预防能力。
细化设备与设施管理
设备选型优先节能型产品,淘汰落后工艺。
明确无人值班配电室需配置安全工器具,并加强电缆标志标示管理。
强化消防安全措施
地下配电室需完善防水排水设施,电缆沟盖板需完整且设置防水层。
灭火器配置要求细化,消防通道禁止堆放杂物。
三、关键管理要求
一般要求
企业需建立配电室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至少每年一次)。
配电室运行记录需保存至少一年,重要记录长期保存。
设备与设施要求
五防功能:高压配电装置必须配备防止误操作的五防功能(如防误合断路器、防带电挂地线等)。
绝缘防护:操作区域需铺设绝缘胶垫,并定期检查积灰或破损情况。
安全标识:出入口需悬挂“高压危险”“严禁烟火”等警示标志,配电箱需张贴“当心触电”标识。
运行维护要求
定期进行停电清扫检查(附录E),确保设备无积尘、电缆无老化。
应急照明系统需完好,确保突发情况下抢修照明。
人员管理
从业人员需接受安全培训,熟悉设备操作及应急处理流程。
操作人员需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测其有效性(每半年至一年一次)。
四、典型隐患与规范对应
未设置挡鼠板
配电室出入口需设置不低于400mm的挡板,防止小动物进入引发短路(依据:6.3.9)。
门开启方向错误
配电室门需向外开启且材质防火,避免逃生阻碍(依据:6.3.9)。
电缆沟盖板缺失
盖板需齐全并设防水设施,防止积水和触电风险(依据:6.3.3)。
绝缘垫失效
操作区绝缘垫需定期清扫,破损需及时更换(依据:7.4.7)。
五、实施意义
该规范通过细化技术要求和管理流程,推动配电室管理的标准化和智能化,降低触电、火灾等事故风险。企业需结合自身情况,重点落实设备维护、人员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确保规范有效落地1013。
如需获取完整规范文本,可参考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或安全人之家等平台提供的高清PDF版本。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xp@gdliontech.cn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