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是什么(消防工作贯彻的方针是什么)
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规定,其核心内容和实施框架如下:
一、核心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该方针强调通过双重手段实现火灾防控目标:
预防为主
在指导思想上,将预防火灾作为首要任务。
通过制度设计(如消防安全责任制)、设施建设(如消防通道规划)和公众教育(如消防演练)等措施,从源头减少火灾发生概率。
典型实践包括定期检查电气线路、规范易燃物品存储等。
防消结合
专业消防队伍与群众义务消防队伍协同;
配备现代化消防设备(如热成像仪、智能报警系统);
完善应急预案,确保火灾初期快速响应。
在做好预防的同时,加强灭火救援能力建设,例如:
两者辩证统一:“防”降低火灾风险,“消”控制灾害后果,缺一不可。
二、支撑原则与制度
原则
政府统一领导:各级政府统筹消防资源与政策;
部门依法监管:应急管理、住建等部门按职责落实监管;
单位全面负责:企业、机构承担主体责任(如配备消防设施);
公民积极参与:公众需履行报告火情、配合疏散等义务。
制度保障
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方权责;
构建社会化消防网络,整合政府、企业、社区力量。
三、实践意义
经济层面:减少因火灾导致的财产损失(据统计,有效预防可降低90%以上电气火灾);
社会层面:保障公共安全,例如北京某社区通过智能系统实现15秒内扑灭初期火灾;
法律层面:为追责提供依据,如火灾后需查明原因并落实“三不放过”原则。
扩展参考:关于方针的权威解读,可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原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xp@gdliontech.cn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