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压电房维保收费标准(关于变配电设施委托运行维护收费的报告)
(一)收费标准及注意事项
高低压电房维保收费标准通常由维保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收费标准可能因地区、电房规模和维保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收费标准参考:
维保费用计算方式:根据电房容量或功率来计算,一般以每千伏安(kVA)或每千瓦(kW)为单位。
年度维保费用:通常以每年为周期,按照电房容量或功率的不同设定不同的价格,一般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之间。
季度或月度维保费用:有些维保公司提供季度或月度维保服务,费用一般按照年度费用的四分之一或十二分之一来计算。
额外费用:如果维保过程中需要更换部件或进行修理,维保公司可能会收取额外的费用,费用金额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收费标准仅供参考,实际收费标准还需与具体维保公司进行沟通和协商。同时,维保服务的质量和维保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是选择维保公司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二)收费参考
四川省物价局关于对变配电设施委托运行维护收费的批复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2-04-15 生效日期: 2002-04-15 发布部门: 四川省物价局 发布文号: 川价函[2002]54号
四川省电力公司:
你公司《关于变配电设施委托运行维护收费的报告》(川电财[2001]130号)收悉。根据《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供电营业规则》等有关条例的规定,对委托供电部门代为维护、管理的变配电设施实行有偿维护。经研究现对变配电设施委托维护收费批复如下:
一、成都市10KV/315KVA杆架式专用变压器维护费12853元/年;10KV/400KVA室内专用变压器日常维护费26116元/年;10KV/1000KVA室内专用变压器日常维护费63683元/年;10KV开关站日常维护费75607元/年。
其它市、州、县按上述标准下浮15%执行。
二、本批复试行二年,各地在试行中有什么情况请及时函告我局。
附件:
10KV/315KVA杆架式专用变压器维护工程内容
1、变压器负荷监测:每年除1--2月和7--8月高峰期每月早晚各2次以外,其余8个月均为每月早晚各1次,每年共32个工日。
2、变压器年检调试:每年1次检修调试,包括变压器干燥,更换封闭头硅胶,测试接地电阻和绝缘电阻,10KV避雷器检测,补充变压器油;
3、变压器水冲洗:每年1次;
4.变压器油取样化验及油过滤:第2年1次:
5.变压器高低压引下线及横担更换:第4年1次。
10KV 400KVA室内专用变压器日常维护工作内容
1、为压器系统调试、10KV进线电缆调试、10KV避雷器调试:每年1次;
2、配电室每天2个工人轮换值班监视负荷并预防小动物措施以及防污清扫,每年共2人×365天=730个工日。
3、电器设备防污清扫、补漆以及采取预防小动物措施:每年共计20个工日;
4、1KV供电回路系统调试(一般设计为10个回路)、电容器调试、10KV接地网调试、10KV母线调试:每年1次;
5、配电室每天4个工人轮换值班监视负荷并采取预防小动物措施以及防污清扫,每年共4人×365天=1460个工日。
6、电器设备防污清扫以及采取防止小动物的措施等维护:每年共24个工日。
(三)高低压配电房智能运维具有许多优势,包括:
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智能运维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高低压配电房的运行状态,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并通过远程控制功能对电力设备进行操作和调整,提高运维效率。
故障预警和智能诊断:智能运维系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识别出潜在的故障风险,并提前发出警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保养。此外,系统还能进行智能诊断,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能耗管理和优化:智能运维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配电设备的能耗情况,并提供能耗分析和优化建议,帮助用户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
数据管理和报表生成:智能运维系统能够自动收集和存储配电设备的运行数据,并生成详细的报表和分析结果,为用户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远程协作和管理:智能运维系统可以实现远程协作和管理,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
综上所述,高低压配电房智能运维可以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能耗成本,同时提供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安全、可靠和高效的配电系统管理体验。
配电房智能运维通过技术手段与管理模式的革新,在降本增效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降本措施
人力成本优化
通过无人值守、少人值守模式,减少现场值班人员配置,运维成本降低50%以上。例如,传统模式可能需6-8人进行配电室值班,智能运维可降至1-2人远程管理。
自动化巡检替代人工抄表、巡检,节省人力工时。
设备维护成本降低
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提前预警潜在故障(如温度异常、绝缘老化),减少突发性停机和设备损坏。
基于数据分析制定精准维护计划,避免过度维护或遗漏缺陷,延长设备寿命。
能源消耗优化
通过负荷动态分配、峰谷电价策略调整,降低能耗成本。
识别设备低效运行问题(如待机损耗),优化用电参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合规与安全成本节约
符合地方标准(如北京地标)要求,避免因违规导致的整改和罚款。
减少因停电、火灾等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保险和应急成本。
二、增效表现
运维效率提升
实时监控与自动化控制缩短故障响应时间,平均抢修效率提升30%以上。
远程操作替代现场巡检,减少人员往返时间。
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
生成用电趋势报告、设备健康分析等数据,辅助制定节能方案和设备升级计划。
通过历史数据预测设备寿命和故障概率,优化资源配置。
安全稳定性增强
环境监测(温湿度、烟雾、水浸)与设备状态联动,预防火灾、漏电等风险。
7×24小时无人化值守保障电力供应连续性,减少非计划停电。
三、典型案例与技术支撑
技术应用:物联网传感器、云计算平台、AI算法实现数据采集、分析与预警。
服务模式:集中监控+线下应急团队协作,如**运维通过云平台管理数千配电室,年节约成本超百万。
政策驱动:北京等地市标推动智能运维合法化,倒逼企业转型。
总结
配电房智能运维通过技术替代人工、预防性维护、能源优化等手段,实现成本缩减30%-50%,同时提升运维响应速度和电力系统可靠性。未来随着AI与大数据的深化应用,其降本增效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xp@gdliontech.cn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